动物具有显著的特征,有些动物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意义,只要语言的使用者是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出发来使用动物名词,且用这些特性来描述或比喻人或物的某些特殊品质及性格,其词汇附加意义就会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
如“狐狸”?(fox)?凶残狡猾的本性在两种语言中具有相似的表达:汉语有“狡猾的狐狸”,骂人时说“老狐狸”;英语也有“sly?as?a?fox”、“an?old?fox”?之喻。汉语中,人们把风骚妖艳的女人咒骂为“狐狸精”;?汉语中“狐朋狗党”形容坏人相互勾结;而英语中用“a?fox?in?a?lamb's?skin”来描绘虚伪友善的人;?用“to?play?the?fox”来表示“耍滑头装假”。一谈到驴(ass;?donkey),中国人马上回想到“笨驴”;而英语中这一词的联想意义与汉语是相通的:“play?the?ass”(做糊涂事,出洋相)以及“make?an?ass?of?oneself”?(做蠢事,闹笑话)。因此两种语言均赋予驴“呆傻、蠢笨”之意。再如鹦鹉(parrot),讲汉语和讲英语的人都会联想到他会“学舌”,即“parrot?what?other?people?say”。可见语言具有相通之处。
综上所述,含有动物名词的习语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其文化因素.把握其真正的含义,才能译出既生动又.准确的译文。动物形象词语的翻译,也是掌握英语语言必要的一部分。
新航道石家庄学校2020年暑假班报名火热招生中,停课不停学,线上课程优惠政策,现在咨询可以进行在线试听课程,还附赠班课双倍课时,定制套餐特惠,享受双倍服务,网约免费领取1000元学习大礼包,还不快快行动起来!!!!!!
【本文标签】:
【责任编辑】:石家庄新航道小编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