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朋友所说的是相应批次的所有志愿都没有过投档线,还是只是其中的一两个志愿没过投档线?如果是后者的话应该比较好办,因为其中的一两个志愿没过投档线,但在平行志愿的情况下,还有三四个志愿还是可以发挥作用,毕竟在多次模拟投档之后,只要你过了相关批次其他志愿相关院校的投档线,同样可以有机会被相应的高校录取。
当然,如果是前者的话,考生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没有过投档线,那就是相当麻烦的事情,因为如果你所有的志愿都没过投档线的话,你遭受滑档的可能性会超过九成以上。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考生为何填报所有的志愿,其高考分数都低于相关高校的投档线呢?
我觉得,考生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冲”、“稳”、“保”,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何为“冲”呢?所谓的“冲”,就是传说中的“跳一跳,摘桃子”,如果你的运气够好,那么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可以“捡漏”,可以刚好考入自己心仪的高校中去。而这位朋友如果是同一批次的所有志愿都没有过投档线的话,那么他十有八九就是填报所有志愿的时候都采取“冲一冲”的方式,这位朋友可以说完全高估了自己的“弹跳力”——高考分数,而低估了“桃子”的高度——高校的很低投档线。
解决了原因之后,我们再想一想对策:高考没有过投档线,考生应该怎么办?有以下三条路可走:
靠前条路,等待考生自己所在地区的招生考试院的官网所发布的征集志愿计划的相关通知,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符合志愿征集的要求,而且考生能够“迁就”相关院校的冷门专业,那么就可以把握住志愿征集这结尾被录取的机会。
第二条路,滑档后又失去志愿征集的机会,可以选择填报下一批次的志愿——靠前批次滑档,那就填报第二批次的志愿;第二批次滑档,可以填报第三批次或者专科院校的志愿。如果结尾一个批次还是滑档,不好意思,你可以走第三条路。
第三条路,复读。因为高考分数比较“精致”,再加上填报高考志愿的手法比较“奇葩”,导致一次又一次滑档后再失去志愿征集的机会,那么考生如果想继续就读的话,那么只剩下结尾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回高中院校复读。不过,复读之后,在下一次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可别再那么“任性”了,毕竟很多时候填报高考志愿比高考本身更重要。那么在下一次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考生一定要处理好“冲”、“稳”、“保”的关系。
除了“冲”的填报技巧之外,还有“稳”和“保”的填报技巧。顾名思义,“稳”就是求稳,填报相关志愿的时候,以自己的高考分数考入自己所填报的高校在录取分数上是安全的,是稳妥的;“保”,就是保守估计能够考入相应的高校。举个例子,比如小明是福建的理科生,在填报这一次的高考志愿时他最想填报北京大学的志愿。那么他的成绩达到多少才算是“冲”呢?据了解,2018年高考福建理科考生考入北大的分数线是686分,而686分所对应的全省位次是第69名。根据这第69名的位次来个“按图索骥”,我们再查2019年福建理科考生的一分一档表。通过查阅,我们不难发现,位次居于第69名的是674分,如果考生的高考分数是比674分多一点点,这个分数段是属于“稳”的范畴;如果考生的分数远远高于674分,那就属于“保”的范畴。反之,考生只是刚刚好考个674分甚至比674分低上几分分,那么这个分数段就属于“冲”的范畴。当然,福建理科考生的分数如果达到674分,可以“冲”北大,“稳”复旦,“保” 浙大,而不是把所有的志愿都填成清华北大的热门专业。
总而言之,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不懂的话可以多请教懂的人,力求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尽量不吃亏。
另外,新航道石家庄学校2019年高考生留学双重礼来了,现在咨询可以进行试听课程,还送千元大礼和价值200元的学习大礼包,还不快快行动起来,咨询官网:https://sjz.xhd.cn/
【本文标签】:
【责任编辑】:石家庄新航道小编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